中醫春季養生養陽護肝│日常衣食行3個重點
Beauty & Health
2020-04-22
中醫看養生,即順應四時變化,通過飲食和生活作息來調養體內陰陽平衡。所謂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現值春季,正是保健助旺陽氣嘅時候。然而春季氣候溫暖,經常潮濕多霧,令人感到睏倦乏力。中醫生建議在生活上作出一啲調節,便可做到保健體內陽氣,為一年嘅健康打下基礎。
1. 穿衣下厚上薄
中醫學上,春季對應嘅臟腑係肝,所以容易誘發與肝有關嘅疾病,例如眩暈、頭痛、肝陽上亢等。另外,春季天氣變化大,乍暖還寒,早晚溫差大,令人易應到「風邪」而發病,例如感到肢體痠痛、口眼歪斜等。因此,春季衣著宜著重避風和保暖,以「下厚上薄」為佳,現代口脗叫「洋葱式」穿衣,熱時輕鬆散熱,涼起來又可保暖,盡收養陽又收陰之效。
2. 飲食多甜少酸增甘
中醫師引述唐代醫家之說:「春日宜省酸,增甘,以養脾氣」,意思係春天不宜食酸味東西,因為味酸嘅食物有收斂作用;甜味可入脾,有助脾氣健運,故此多吃一啲無妨;多食甘味如山藥、大棗等,助養肝,護陽及顧脾胃。辛味食物如薑、葱、蒜等,有助散發體內嘅風寒邪氣,有助體內嘅陽氣生,可以淺嗜一點。至於寒性食物如綠豆芽、冬瓜、冷飲、雪糕等,因會阻礙體內陽氣生成,所以少食為妙。在中醫五色養生學說裡,青色入肝經,故春天應多食綠色蔬果,如高麗菜、芹菜、菠菜、花椰菜等。
3. 清晨戶外運動氣行
春季要養肝,肝屬木,喜條達,即要保持經脈氣血通暢。春季宜調節心情,保持心情舒暢,有利於春季陽氣生長。運動方面,肝主筋,鍛鍊運動一下,舒筋活絡,有益肝臟健康。清晨為陽氣升始,所以清晨去戶外活動,有利健康。
你或會有興趣的相關文章:
台檢出花草茶產品農藥超標│泡茶點至安心?
發酵食物整腸升免疫力│高鹽醃製多食無益
逆市搵工無有怕!即睇最新熱門招聘公司:http://bit.ly/2OQKwP1
TEXT: MaryLin